據報道,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自今年年初以來,美國從泰國、越南、印度和柬埔寨進口的芯片產品大幅增加,其中亞洲進口占比高達83%。
這些跡象表明,美國一直在通過將制造商從傳統市場轉移到新興市場,實現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多元化。東南亞各國因具備完善的環境和基礎設施,越來越受到全球芯片行業的重視。
其實在這之前,戴爾早已行動。據《工商時報》最新報道稱,雖然有不少供應鏈試圖勸阻戴爾可以暫緩去中國化,但是從目前情況看,這些所謂的建議沒有任何用。
在戴爾看來,桌面電腦、筆記本電腦與周邊產品的供應鏈“去中國化”自2025年啟動,而如果屆時相應的市場出現了一定損失,他們則有美國市場來補給。
在供應鏈看來,戴爾已為當前行為導致的后果做好了準備,畢竟2027年戴爾35~40%的產品都會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生產(美國市場完全去中國化)。
如果疊加目前已經在做的,戴爾早已通知供應鏈與代工廠,計劃在2024年,完全停用中國大陸制造的芯片,這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廠商與非中國大陸廠商在大陸所生產的芯片。